百萬Blogger 止凡:自相矛盾的「專家」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9/11 16:20

最後更新: 2015/09/12 00:17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本報資料室

還記得8月24日港股急跌千多點,到晚上世界各國的股市,包括美國、歐洲等都大跌,翌日(8月25日)開市時,內地股市亦急跌,所有「專家」都呼籲散戶勿沾手股票,有貨就沽,千萬勿接跌下來的「利刀」云云。在這樣的氣氛之下,港股當日竟然上升,實屬意料之外。

估市從來都不容易,我可以想像當日沽期指及買熊證的投資者心情如何。

除了大市升跌難以預測之外,近年「專家」的經濟分析更是耐人尋味,為「估不到」的股市走勢作出「估不到」的解釋。

邏輯犯駁 事後孔明

近日環球股市大跌,「專家」指是預計美國不會加息,反映經濟數據應未如理想,所以才沒有條件加息;加上中國暴力救市,反映中國的經濟數據也未如理想,這個世界經濟火車頭出事,故股市應聲大跌。

以我的認知,加息會阻礙經濟發展,半厘半厘地加上去,營商成本就愈來愈高,如今被「專家」複雜了這個概念,實在有點迷茫。

又記得多年前金融海嘯,美國推出量化寬鬆(QE)大手「印銀紙」,世界各地亦然,令股市大升,原因是印銀紙使貨幣供應多了,資產價格上升,引發通脹。

不過,當印銀紙後跌市,「專家」就會解釋說經濟差才需要印銀紙,所以印銀紙是利淡股市的消息。聽起來,印銀紙既令股市升,也令股市跌。

到了QE去到尾聲時,全球關注美國印銀紙的速度。當時美國還在印銀紙,但比之前印少一些,股市應聲下跌,這又是甚麼概念呢?不用印這麼多銀紙,應該代表經濟向好了。而同時仍繼續印銀紙,也應該繼續通脹,股市又怎會下跌呢?

若依「專家」的解釋去合理化一些事件,拿這套邏輯去預測未來及部署投資,更是死路一條。

筆者只想讓大家回想一下,隨着股市走勢升升跌跌,「專家」事後孔明,總能找到解釋,但新解釋卻不時與舊說法出現矛盾。

例如人民銀行晚上宣布降準了,如果翌日股市上升,如何解釋?

降準是中央向市場增加資金流動性……

若股市下跌?

人行需要出手,降準保經濟,證明經濟數據真的很差……

如果翌日不升不跌呢?

雖然人行昨晚降準,但市場早已預料,對消息早以消化……。

筆者不懂得閱讀市場及預測未來,但把投資看待成計劃,追求財務自由,所需要的操作不用太複雜。投資最有趣的地方,是並非最聰明及運用最複雜方法的人,才賺得最多的錢,有時候愈簡單,結果愈好。

全文刊於《iMoney智富雜誌》第411期(收費閲讀)

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

撰文 : 止凡 百萬Blogger